碳汇门户网
首页 市场分析 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智慧生态共同体

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智慧生态共同体

  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一直是碳排放大户。无论是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或是利用新技术赋能基础设施,还是大力促进交通能源动力清洁化,交通减碳行动正在进一步加速。9月1日,在2022服贸会期间举行的“双碳”背景下的未来出行变革论坛发布了“绿色智慧出行生态共同体”倡议,呼吁“车、路、云、网、图”相关软件企业、汽车企业、汽…

  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一直是碳排放大户。无论是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或是利用新技术赋能基础设施,还是大力促进交通能源动力清洁化,交通减碳行动正在进一步加速。9月1日,在2022服贸会期间举行的“双碳”背景下的未来出行变革论坛发布了“绿色智慧出行生态共同体”倡议,呼吁“车、路、云、网、图”相关软件企业、汽车企业、汽车产业研究机构、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坚持技术创新、协同合作,共谋“双碳”目标下的未来出行之变。

  “技术创新+跨界融合”助力未来绿色出行

  既要实现2035战略发展目标,同时要完成减碳重任,未来出行如何谋划?业内人士表示,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跨界融合,推动绿色出行。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能源变革与技术变革相融合的完美交汇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在“双碳”背景下的未来出行变革论坛上表示:“其实,汽车产业是能源代替和碳排放降低方面的先行者。之所以强调能源和技术,是基于中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承诺,前者是老话题,后者代表未来。”

  闫建来说,在“双碳”背景下,我国通过新能源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两个主线,可以实现换道超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具有极大先发优势。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以“车路云网图”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目前中国汽车正处‘从跟随性向引领性’发展阶段,正在迈向制造业强国目标”。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将达到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则预计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将各占当年新车销量的50%。新能源车之外的新车平均油耗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三个时间点分别达到百公里5.6升、4.8升和4.0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都在论坛上分析指出,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销量可超过1000万辆,达到汽车年产销量的45%到50%。

  打造绿色智慧出行生态共同体

  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整个交通链条,包括交通制造、能源供给、超级计算、数字交通,都将纳入到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范畴,整个交通系统将迎来颠覆性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本次论坛致辞中表示,随着“软件+汽车”等多个产业的跨界协同创新,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逐渐形成覆盖车、路、云、智能城市交通和智慧城市的生态系统,在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激光雷达、算法、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均取得了突破。中国亟需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可信的软件生态。汽车软件企业需要加强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和整个软件供应链中的软件安全保障。

  近日,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李国平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提出,交通运输部将加快落实《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加强绿色交通和智能交通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夯实技术研发基础,发挥场景牵引作用,带动形成示范效应,完善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和应用。

  大众汽车集团全球软件中心CARIAD的中国子公司CEO常青在论坛上说:“在中国,CARIAD中国子公司将以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为中心,开发和创新适合本土生态环境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真正实现在中国研发,为中国创新,并针对六大关键领域进行中国本土化研发和适配,包括用户体验、用户交互、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辆与系统整合,数据处理以及硬件设计与适配。”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分会秘书长张健在论坛上表示,一辆2025年生产的智能汽车代码量预计将达到7亿行,相较于2022年增加2.3倍,汽车软件开发需求将爆发式增长,整车软件成本占比将大幅提升。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宝国则认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带来汽车产品变革,同时带来软件企业、芯片制造企业的新机遇,但缺少“根技术”的现实将激励行业同仁在汽车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算法等领域需加大协同创新力度。为此,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绿色智慧出行生态共同体”倡议,呼吁行业秉持开放心态坚持协同合作。

原标题:迎“双碳”大考 绿色出行呼唤智慧生态共同体

【版权声明】
1、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使用;
2、文章来自网络,本站编辑发布,不代表碳汇门户网立场,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如本站发布或转载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联系站长修改、删除!联系QQ:540383622;
4、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https://www.tanwaihui.com/6021.html
碳汇门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碳汇门户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29274615(姚先生)
13139333945(马先生)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4038362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