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门户网
首页 碳中和 实现“双碳”目标 须跑好科普这一棒

实现“双碳”目标 须跑好科普这一棒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双碳”目标,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普工作的强力支撑。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

鲑居尾孢虫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双碳”目标,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普工作的强力支撑。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这为做好“双碳”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高,同时也存在对科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当前,做好“双碳”科普工作,亟须在科普内容、科普队伍、传播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发力。

“双碳”科普,内容应当全面又权威、深刻又有趣,以一批公众喜闻乐见的优质科普作品,促进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对“双碳”的深度认知。当前,需要突出“双碳”科普的针对性和适配度,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创新内容与形式。例如,对领导干部,要讲清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编发读本、开展培训等方式加强他们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掌握,让领导干部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行家里手;对中小学生,要通过亲身实践、展览展示等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参与式互动增强他们的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想象力,筑牢科学梦想;对社区居民,可通过积分制等形式增强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农村居民,应积极传导清洁取暖、秸秆还田等低碳理念,倡导垃圾分类,擦亮农业农村的生态底色。在科普内容设计上,应突出以例感人、以理服人,让受众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日益增长等方面,产生共鸣共情,感知道理哲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汇聚起磅礴的社会合力;同时,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聚焦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向公众普及科学的新发现、技术的新成果,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

在“双碳”科普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应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当好“导游”、带好队伍。当前,应加快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多元化科普人才队伍。一是用好科技志愿服务者。据统计,目前我国实名注册的科技志愿服务者达345万名,还有1200万名科普中国信息员活跃在基层一线,他们是做好基层“双碳”科普工作的重要方阵;二是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的科普参与率,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专长,运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科普,把科学技术知识送到基层;三是强化面向科普场馆讲解员及中小学科技教师的能力培训,充实“双碳”科普队伍。同时,加快培养“双碳”科普明白人,对驻村第一书记、社区干部等开展培训,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支持和培育网络科普大V和网络科普队伍,更加便捷有效地服务广大群众。

数字时代,科普工作正在由线下平面化向线上线下数字化、智能化结合的方向发展。与以往主要通过书籍、展板等向公众开展科普不同,当前通过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自媒体传播的科学信息已经占据了80%以上。近年来,借力碳账户、碳积分等数字化场景,将“双碳”知识融入个人生活,受到百姓欢迎。当前,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科普作品的形态和传播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网上网下齐发力,让公众在深度体验和互动过程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一方面,要加强主流媒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双碳”科普的出圈产品和特色服务;另一方面,要强化新兴媒体的责任意识,对科普作品等传播内容的科学性严格把关,大力整治网络传播中以科普名义欺骗群众、扰乱社会、影响稳定的行为。

“双碳”愿景下,既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也需要加强科学普及,筑牢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双碳”科普大格局,增强推进“双碳”工作的信心和底气,引导全社会向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作者:王辉健(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讲师、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版权声明】
1、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使用;
2、文章来自网络,本站编辑发布,不代表碳汇门户网立场,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如本站发布或转载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联系站长修改、删除!联系QQ:540383622;
4、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https://www.tanwaihui.com/7457.html
碳汇门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碳汇门户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29274615(姚先生)
13139333945(马先生)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4038362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