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门户网
首页 市场动态 报告:能源转型要低碳、韧性、包容性发展

报告:能源转型要低碳、韧性、包容性发展

能源转型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源。所以发展和建立清洁、低碳、安全和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我们当前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也是当下的趋势和潮流。”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学术委员会主席何建坤在近期举办的零碳智库系列论…

能源转型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源。所以发展和建立清洁、低碳、安全和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我们当前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也是当下的趋势和潮流。”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学术委员会主席何建坤在近期举办的零碳智库系列论坛上表示。

同时,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也发布了深度报告《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包容性发展》(下称“报告”)。

能源行业转型是关键

发布会上,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战略研究专家吴谋远以“减碳、用碳、替碳、埋碳”四个词概括了我国的能源低碳转型之路。他表示,在整个能源转型过程中,传统能源企业怎么参与有很多选择。

根据此次发布的报告,“双碳” 目标下,中国能源低碳转型需要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低碳、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其中,需要各部门主要集中在提高非化石能源需求比重、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终端部门电气化水平大幅提升、工业和交通部门提高能效等方面发力。

报告指出,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其中能源行业的转型是中国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新形势下国际地缘政治与能源供需格局的变化,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给能源转型带来诸多新挑战。能源系统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因此能源转型不仅是能源系统的变革,也是一场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

CEMF团队针对碳中和实现路径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高强度电能替代、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效提升的政策组合来驱动能源低碳转型,可以帮助我国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整体上看,实现碳中和的经济代价呈前期波动小,后期波动大的趋势。因此,高效率、高速度、高质量的达峰和尽早的深度减排,将减小中长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代价和难度。

能源低碳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何建坤指出,如何实现能源系统的安全供应、安全运行?这方面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比如,我们需要有比较强有力的储能手段,需要进行每天不同时刻或者季节性的能源和电力调峰。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表示,“能源转型的低碳目标是既定的,其安全的韧性也是既定的。比如今年,四川所出现的问题并不是能源转型的问题,而是能源系统本身的脆弱性所带来的。今夏四川水电供应紧张的问题也给能源转型敲响了一个警钟,就是我们的能源转型韧性要包括几个方面、几个维度的考量,要考虑大自然的变化,也要考虑经济的变化和各种形势变化。

一个强韧性的能源系统,应具备提前感应风险并做出反应的能力、受到干扰时快速灵活应对的能力,以及在干扰结束后快速恢复并适应未来风险格局的能力。实现能源转型的韧性发展需要系统地构建能源转型的韧性发展框架,为全面提升能源系统在应对风险时的准备、感知、应对、恢复和适应过程中的韧性提供重要支撑。 

制订差异性计划保障包容性发展

CEMF研究表明,极端天气增加了电力系统对于灵活性电源的需求。实现传统火力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其他能源发电等多元化电源供应结构,集中式、分布式、移动式的多类型电源供应模式,和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强电力系统的韧性。而在储能技术未能大规模应用之前,火电兜底保障的角色不可或缺。此外,加强电力系统的韧性,还需要建设大规模输电系统以支撑跨地区电力输送。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转型事关国计民生,相关的主体十分复杂,包括不同地区、级别的政府、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和从业人员,以及依赖能源产业生产生活的广大人群等。而这些主体在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益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诉求。因此,他们会基于自己的利益诉求、所受影响和所处的位置,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做出不同的选择,进而影响能源转型的进程和结果。

只有实现能源转型的包容性发展,才能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消除可能因分配不均给能源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能源转型可能的阻力。李俊峰表示,包容性非常重要,没有包容就没有合作,合作包容是全球能源转型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能源转型成功的关键。

报告认为,推动能源转型的包容性发展,需要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区域差异化的能源转型计划,制定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计划;需要尽早做好化石能源有序退出的规划,落实关联产业转型升级等安排;充分预计能源转型对不同人群可能产生的冲击,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确保转型成本和收益公平分配;建立透明和包容性的决策执行机制,包括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公众等更广泛参与到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建立长期的人群、社会和区域发展跟踪机制,做好资料和数据的记录与保存,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能源转型中韧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并积极推进相关工作。2021年11月,北京市印发了《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山西省也已于近年在煤炭钢铁行业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上初步践行了包容性发展理念。数据显示,2016年,山西煤炭钢铁去产能共涉及25座煤矿和1户钢铁企业,共需要安置职工31662人,而截至 2016 年12月31日,其中 31586 人已得到妥善安置,安置率 99.76%。韧性和包容性发展已初具雏形。

为加速推进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协同发展,报告建议,相关决策部门和决策支撑机构需尽快开展相关工作,如建立三者协同发展的详细路线图,充分发掘并发挥协同效应,系统构建能源转型发展框架,加强对能源风险格局的研究,建立能源转型包容性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并纳入考核指标,制订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的能源转型策略,完善社会保护机制,促进各利益相关方参与。

保障韧性和包容性发展对于能源转型意义重大。在何建坤看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推进能源转型,是实现经济、社会、能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版权声明】
1、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使用;
2、文章来自网络,本站编辑发布,不代表碳汇门户网立场,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如本站发布或转载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联系站长修改、删除!联系QQ:540383622;
4、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https://www.tanwaihui.com/8539.html
碳汇门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碳汇门户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29274615(姚先生)
13139333945(马先生)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4038362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